湖北省恩施州自9月中旬开秤收购烟叶以来,全州大部分烟站烟叶收购接近尾声,整体收购时间比往年缩短一周左右。
近年来,恩施州烟草系统以“稳总量、提质量、增效益”为目标,在全州全面推行“人烟分离”收购模式,通过流程再造和设施升级,彻底改写烟站“闹哄哄、挤巴巴”的场景,让烟农“轻松卖烟”更安心。
从“人挤人”到“零接触”
10月底的鄂西深秋,晨雾漫过武陵山脉。走进巴东县茶店子镇烟叶收购站,往日里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场景已难觅踪迹。开阔的院落里,烟农有的捧着热茶看监控屏幕,有的刷着手机看短视频,有的坐在休息区闲谈聊天。封闭的烟叶分级区内,两人一组的女工穿着工作服专注分拣烟叶、进行评级,金黄的烟叶有序装进专用烟筐,整个烟叶收购站看上去“静悄悄”。

图为巴东县茶店子镇烟叶收购现场。新华网发
这一幕,正是恩施州2025年深化烟叶收购原收原调流程优化、实行“人烟分离”的生动注脚。

图为巴东县茶店子镇烟站工作人员对烟叶进行分拣、评级。新华网发
所谓“人烟分离”,即烟农交售全程无需进入收购分级区——烟农在休息区等候,工作人员负责搬运、分级、定级、过磅,所有环节通过玻璃隔断或视频监控实时可见。这一模式的落地,源于恩施州对烟叶收购痛点的精准破解:过去,烟农扎堆排队、现场拥挤混乱、耗时耗力。
“现在卖烟比去银行办业务还省心,坐在休息室喝着茶,事情就办完了。”近日,在茶店子镇烟叶收购站刚交售完最后一批烟叶的朱砂土村烟农田从云说。
田从云今年53岁,家里种了20多亩烟,在当地还算不上种烟大户。她说:“以前得自己扛着烟叶挤到分级区,排两三个小时队。现在只要在休息室待着,烟叶有人搬,1个小时左右就可办完,比以前卖烟叶舒服多了。”
在巴东县,流程优化围绕“便民、透明、高效”三大目标系统推进。巴东县烟草专卖局局长韦荡远介绍说,在便民方面,各收购站点结合预检情况,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向烟农精准推送交售时间预约安排,实现烟农分流、错峰交售。
从“看不清”到“全透明”
“人烟分离”的核心是“看得见”。新华网采访团队在巴东、咸丰、来凤等县采访时发现,当地的烟站收购区设置有全透明玻璃隔断,并将视频监控画面实时传输至休息区大屏,烟农不仅能看到自家烟叶的分级、定级、过磅等关键环节,还能监督其他环节,真正实现“人在休息区,全程看得见”。这种透明化操作确保了收购过程公平公正。

图为已完成2025年烟叶收购任务的咸丰县高乐山镇烟站。新华网发
新华网采访团队在巴东茶店子、咸丰高乐山和湖北恩施来凤雪茄烟发酵工厂的烟叶收购站看到,烟农休息室配备了监控大屏、茶水、座椅、手机充电站、免费Wi-Fi等设施,提供舒适休息环境。烟叶搬运由工作人员全程负责,烟农无需肩挑手提。
“现在盯着屏幕看,自家烟叶咋分级、咋定级,清清楚楚。以前卖烟像‘赶大集’,现在喝着茶等通知,烟叶款基本第二天就到账,比干农活轻松。”已经卖完烟叶的咸丰县高乐山镇马河坝村40岁烟农陈周笑着说。

图为湖北恩施来凤雪茄烟发酵工厂工作人员对雪茄烟叶进行分拣、评级。新华网发
来凤县百福司镇可洞村烟农龚廷恩坦言,这种透明化操作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烟站配备的烟叶评级员非常专业,烟叶评级跟自己预计的评级基本吻合。按照规定,烟农认为烟站评级不合理的,可以申请仲裁,但是这些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他家连续种植三四十亩雪茄烟叶,对种烟非常有信心,还想着扩大种植规模。
咸丰县烟草专卖局局长王璐介绍说,除视频监控,站内还设置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合同管理、废弃烟叶处理等关键环节全程留痕。“收购全程阳光透明,烟农信任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从“赶进度”到“提效能”
“人烟分离”不仅改出了效率,更提高了质量。10月14日,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高乐山烟叶收购站率先完成烟叶收购工作,历时30天全面完成年度收购目标任务。咸丰县作为烟叶中等规模县市,在恩施州率先完成收购并停秤,7站10点基本实现“同步开秤、同步收官”,再次刷新当地烟叶收购进度纪录。
“人烟分离”对收购站来说,表面看多雇了搬运工,实则由于收购期缩短,电费、仓储费、资金占用费同步下降。高乐山镇烟站站长钟毅算账说,收购期缩短9天,每天少开10台空调、6台大功率除湿机,综合成本反而降低8.7%。
“静悄悄的烟站,背后是忙而不乱的为民情怀。”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局长先开远表示,全州将持续优化“人烟分离”模式,推动烟叶收购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让烟农更安心、烟叶更优质、产业更兴旺,为恩施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色动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yige-home.com/article/4593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