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税烟正品外烟代理一手货源“百口难辩”:水究竟有多深?
近日,关于免税烟、正品外烟代理以及一手货源的讨论甚嚣尘上。“百口难辩”,这四个字似乎精准地描绘了当下消费者和行业观察者面对这一乱象时的困惑与无奈。免税烟、外烟,本身就自带“正品”、“低价”的光环,而“代理”、“一手货源”更是让不少人觉得找到了省钱的捷径。但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
“低价诱惑”背后的陷阱
“正品保障,一手货源,价格绝对优势!”类似这样的广告语,在社交平台、电商网站上屡见不鲜。化名王先生,是一位资深烟民,他坦言自己曾被“低价诱惑”所吸引。“当时觉得能省不少钱,就加了一个所谓的‘一手货源’微信,对方信誓旦旦保证是正品,还发了各种‘海关单据’,看着挺像那么回事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美好。王先生收到的烟,包装粗糙,口感与正品相去甚远。“抽了几根就感觉不对劲,后来找懂行的朋友一看,才知道是假烟。” 王先生懊恼不已,“真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像王先生这样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所谓的“一手货源”,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幌子。他们可能从非法渠道获取假冒伪劣产品,然后打着“免税”、“正品”的旗号,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从中牟取暴利。
“免税”光环下的猫腻
免税烟,顾名思义,是指在免税店销售的,免除了关税和消费税的香烟。由于税费的减免,免税烟的价格通常比国内专卖店销售的香烟要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随意购买免税烟。
按照规定,免税烟的购买对象通常是出入境旅客,并且有数量限制。而市面上大量出现的“免税烟”,来源往往不明。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将免税烟流入市场,甚至直接生产假冒的免税烟,扰乱市场秩序。
化名李女士,曾在一家免税店工作。她透露,免税店对于香烟的销售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不可能存在大量外流的情况。“我们每天都会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账物相符。而且,顾客购买免税烟时,都需要出示护照或身份证件进行登记。”
李女士表示,市面上那些声称是“免税渠道货源”的,很多都是假的。“他们可能通过一些灰色手段,从国外走私一些香烟,但这些香烟的真伪很难保证。”

“代理”乱象:层层加码的风险
除了“一手货源”和“免税”的概念,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代理”模式进行诈骗。他们声称可以提供正品外烟的代理权,吸引他人加入,然后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

化名赵先生,就曾被一个所谓的“外烟代理”项目所吸引。对方承诺,只要缴纳一定的代理费,就可以获得正品外烟的货源,并且提供销售渠道和推广支持。
赵先生缴纳了代理费后,却发现对方提供的货源质量参差不齐,而且销售渠道和推广支持也根本没有兑现。赵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们就是想骗取代理费,根本没有正品货源,更谈不上什么销售渠道。”
“代理”模式的风险在于,层层加码,最终消费者可能购买到价格虚高、质量低劣的产品。而且,一旦出现问题,维权也十分困难。
监管亟待加强,消费者需擦亮眼睛
免税烟、外烟市场的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需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不要轻信所谓的“低价诱惑”。
购买香烟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例如专卖店、大型商超等。不要轻易相信社交平台上所谓的“一手货源”、“免税渠道”。在购买前,可以多方了解产品信息,比较价格,查验防伪标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百口难辩”,这四个字背后,是消费者面对虚假宣传时的无奈,也是市场监管面临的挑战。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经济日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